專欄連載Column

2021-02-04

第14堂 小老虎心理評估的聯想

評估一位青少年選手的未來性,我不太會看體能,也未必看技術,只看他在致勝心理項目裡的能耐。

老虎伍茲的二代虎,11歲的小查理跟老爸在美國秀了一把,關於這個熱門新聞,有人問我怎麼看二代虎小查理?

我來評估一位青少年球手的未來性,不會看他是誰的小孩,或他是哪個家族出身的,也不是看他的身體有多強壯或體能鍛鍊到多棒,當然也不會是看他的球桿有多先進,至於他的球技,也不是關鍵,那你一定很好奇,我會看中哪些東東?

高爾夫的終極競技落在心理。班侯根等一干名將從球場退休後,領悟到的高球哲學都很接近。高爾夫有90%是心理、哲學、力學的綜合體,所以,我會以心理的角度去看二代虎小查理,而且是看他是否在三個高爾夫致勝心理項目裡的能耐,包括①瞬間集中力②單核心思考③抗壓能力。

在台灣,我聽到太多教練會跟選手說,心理素質要好、要有抗壓能力、揮桿的協調組合很重要,說了半天,然後呢?30年前的日本,20年前的韓國,10年前的中國大陸已經開始把心理訓練取代口號,凡心理障礙的大小問題, 經過一個月、三個月或六個月的持續訓練週期,心理障礙就有消除的一天,否則,就會如影隨形,不離不棄。為什麼高爾夫致勝心理訓練在台灣還停留在荒漠期?有兩個原因,先是高爾夫被過度技術掛帥,輸了才會牽拖是心理素質不好,再來是高爾夫心理被理論派說的太玄,只為了印證研究需求而說三道四, 兩個原因在台灣催眠了幾十年,或許還會再催眠下去。

理論派的高爾夫心理學從嘴巴出發,從嘴巴結束,少了方法的實踐,就會淪為玄學。而高爾夫致勝心理訓練有高深的理論基礎,但用簡單有效的方法讓球手在一個月養成習慣,若要成為自然習慣,需要持續訓練三個月或六個月,目地是消除高爾夫的潛在差點,你的成績才有更上一層樓的機會。

運動心理學理論緣起於英國、澳大利亞、美國,而日本人不喜歡空談,改以方法論去實踐運動心理學的說詞,於是上世紀60年代,運動致勝心理訓練在日本風起雲湧,並在1964年的東京奧運獲得印證,之後,高爾夫也導入致勝心理訓練模式, 日本人會說, 憑技術與體能,日本選手很難與洋人對抗,唯有心理強大,才有可能與洋槍大砲抗衡。

玩高爾夫,沒有天才,沒有神童,只有找到心理訓練方法的有心人,他們離成功最近。

 

賽場心理學的實踐家
黃承富
台灣運動作家中的ACE。日本東海大學專攻運動致勝心理學。右手玩高爾夫,左手寫棒球。現為完全運動智庫負責人。